-
冬季流感症状及治疗冬季流感症状及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 轻型流感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较轻。病情可在2天~3天内自行恢复,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如为流感病毒性肺炎,症状为乏力、高热、寒战、胸痛、咳嗽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应在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如,咳嗽严重者还需配合使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如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应用敏抗生素类药,比如罗红霉素胶囊等,病情严重者要选择广谱抗生素,比如头孢氨苄颗粒、阿奇霉素胶囊等。 重症或危重症流感持续高热可超过三天,并伴有剧烈咳嗽、咳痰及胸痛等症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甚至伴有呼吸困难和口唇紫绀,患者神志会发生改变,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以及惊厥等。这种情况下也要应用等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不过要适当延长治疗时间;根据缺氧程度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并及时应用止咳祛痰药物比如止咳糖浆、肺力咳合剂,以及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缓释片、复方氨基比林等。
2023-12-21
-
冬季流感会不会引发呕吐,冬季流感会引起呕吐吗冬季流感有可能会引发呕吐,但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会有呕吐症状。 因流感病毒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体质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肠胃不适症状,如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流感病毒有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等多种类型,如感染乙型流感病毒毒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者较为多见一些。 有些患者肠胃功能较差,服用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时,可能会刺激肠胃粘膜,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会有呕吐症状,所以不能依据有无呕吐来判断是否感染流感。
2023-12-21
-
冬季流感咳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冬季流感咳嗽如何治最有效冬季流感咳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抗流感病毒药物、止咳化痰类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等。 1.抗病毒药物:冬季流感咳嗽是因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所致,常用药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该药需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使用,越早用药效果越好,可阻止病毒入侵邻近细胞,防止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对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都有活性,可选择等。 2.止咳化痰类药物:在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根据咳嗽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止咳化痰类药物。干咳无痰者可选择咳必清片、肺宁颗粒等中成药;咳嗽痰多者还需配合服用化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片等。 3.抗生素类药物:若咳出黄痰,考虑合并细菌感染,需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2023-12-21
-
冬季宝宝反复流感怎么办冬季宝宝反复流感,需了解反复发作原因,再对因治疗。 1.服用羧甲淀粉钠:一般儿童呼吸道免疫力比成人的稍微差些,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使得流感反复发作,家长可以让宝宝服用一段时间的羧甲淀粉钠,增加呼吸道和肺部免疫力,可预防流感的反复发作。 2.正确用药:当宝宝患上流感后,在病情未完全康复前家长不能擅自停药,可能会出现耐药性,造成流感病毒清除不彻底,也可使病情反复发作,如果宝宝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让宝宝服用所以用药,氨酚烷胺颗粒等,治疗时应严格遵从医嘱,不发烧时不要给宝宝用退烧药。 3.远离病毒源:宝宝抵抗力较差,如果长期接触流感病毒,也可导致病情反复。如果父母或家人患上流感,应及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外出也应远离密集人群,可有效切断感染途径。 4.家庭预防很重要:在流感季节家长应做到让卧室多通风,玩具、餐具要勤消毒,尽量不要外出或者减少带宝宝外出活动的时间,饭前便后都要给宝宝洗手,让宝宝多喝温开水,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不要让宝宝受凉,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同时预防并发症。 5.必要时给宝宝接种儿童流感疫苗,可预防流行性感冒。
2023-12-21
-
冬季幼儿流感持续发烧7天怎么办冬季幼儿流感持续发烧时,可通过抗病毒治疗、积极退烧使体温下降,必要时可抗菌治疗。 1.抗病毒治疗:持续发烧可能与体内流感病毒未完全消除有关,建议用对抗流感病毒,还可用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解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清热解毒,促进退烧。 2.积极退烧:如体温未超过38.5度,一般无需服用退烧药,注意让孩子多喝水,加速新陈代谢,促使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尽快排出体外,可帮助退烧。还可通过洗温水澡、温热毛巾擦拭、贴退热贴、推拿按摩等方法物理降温。如体温超过38.5度,可服用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退烧药。 3.抗菌治疗:有些患儿持续高烧,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确诊后可应用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治疗。
2023-12-21
-
支原体肺炎传染吗?大夫来做全面解答生活中有好多常见的疾病,如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一般是以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对于支原体肺炎严重的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而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方式进行传播的,支原体肺炎是可以传染的。
2023-12-20
-
肺气肿晚期能活多久肺气肿晚期能活多久并不能有效确定,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过总的来说生存率并不是很高,可能会存活2-3年左右,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延长存活时间。而影响患者生命长度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病情和治疗情况,后续护理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2023-12-19
20 视频
435 资讯
527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