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青光眼需从孕期保健、定期眼科筛查、避免外伤、控制全身疾病、培养用眼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干预。儿童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早期干预对保护视功能至关重要。
1、孕期保健
母亲妊娠期需避免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这些病原体可能干扰胎儿前房角发育。慎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部分先天性青光眼与孕期用药相关。按时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排除胎儿眼部结构异常。
2、定期眼科筛查
新生儿期应完成首次眼底检查,3岁前每半年监测眼压和角膜直径。有家族史者需增加频次,通过前房角镜评估房水引流功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时可同步排查青光眼风险。
3、避免眼部外伤
儿童运动时佩戴防护眼镜,防止钝挫伤导致房角后退。玩具选择应排除尖锐部件,眼睑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需及时处理。外伤后出现畏光流泪需排查继发性青光眼。
4、控制全身疾病
积极治疗青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的葡萄膜炎,慢性炎症易引发继发青光眼。Sturge-Weber综合征患儿需监测同侧眼压,神经纤维瘤病可能合并视神经鞘异常。
5、培养用眼习惯
控制每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在1小时内,昏暗环境下用眼会诱发瞳孔阻滞。阅读时保持30厘米距离,避免持续低头姿势导致眼压波动。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有助于调节房水循环。
日常需观察儿童是否出现怕光、频繁揉眼、角膜变大等异常,学龄期儿童每年应完成包括眼压、视神经杯盘比在内的全面检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避免高糖饮食影响胶原代谢。出现不明原因眼红、头痛伴呕吐时需紧急就医排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