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发热、拒奶、嗜睡、前囟膨隆、惊厥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发热:
体温异常升高是常见早期症状,多超过38℃且对物理降温反应差。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易出现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伴随手脚冰凉、皮肤花纹等末梢循环不良表现时提示病情危重。
2、拒奶:
吮吸反射减弱或完全拒绝喂养,常伴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脑膜刺激导致颅压增高会影响延髓功能,部分患儿会出现喷射性呕吐。体重下降超过7%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嗜睡:
意识状态从烦躁逐渐转为反应迟钝,刺激后觉醒困难。与正常新生儿每日18-20小时睡眠不同,病理性嗜睡表现为无法完成完整喂养、眼神呆滞、肌张力减低。严重者可进展为昏迷。
4、前囟膨隆:
未闭合的前囟门张力增高呈饱满或隆起状,哭闹时更明显。颅内压升高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可能伴随头围增大、骨缝分离。触诊前囟时有紧绷感,正常搏动消失需紧急处理。
5、惊厥:
突发肢体抽动或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由脑实质损伤或电解质失衡诱发。新生儿惊厥形式不典型,可表现为眨眼、咀嚼样动作或呼吸暂停。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药物控制。
母乳喂养提供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保持环境温度26-28℃避免冷应激。每日监测头围及前囟变化,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出现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等典型脑膜刺激征时已属晚期表现,需立即进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血培养联合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是主要治疗手段,静脉用药需持续2-3周。康复期进行视听功能评估及发育商检测,早期干预运动障碍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