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接种过疫苗,需结合其他乙肝标志物综合判断感染状态。注意事项主要有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饮酒、谨慎使用药物、预防母婴传播、接种乙肝疫苗。

1、定期复查肝功能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者应每6-12个月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若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需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长期携带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应每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癌迹象。
2、避免饮酒
酒精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损伤加速。乙肝病毒感染者饮酒会显著提高肝硬化概率,每日酒精摄入超过25克即可造成肝损害。合并脂肪肝者更需严格戒酒,避免酒精与病毒协同作用诱发肝功能失代偿。
3、谨慎使用药物
部分药物需经肝脏代谢,如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某些抗生素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使用前应咨询必要时监测肝功能。中药何首乌、土三七等也具有肝毒性,自行服用风险较大,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4、预防母婴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在孕期检测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超过90%。
5、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核心抗体单独阳性且表面抗体阴性者,建议补种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个月各1针,接种后1-2个月检测表面抗体水平。抗体滴度不足时可加强免疫,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更大剂量或更多剂次的疫苗接种。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控制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黄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保肝药物。家庭成员建议进行乙肝筛查,共同用餐一般不会造成传播,但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