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妄想症主要表现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等症状。妄想症可能与脑功能退化、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变、长期孤独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进行控制。

1、被害妄想
患者无端坚信他人企图伤害自己,如怀疑食物被投毒、财物被窃取。常见于脑血管性痴呆早期,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和情绪波动。可遵医嘱使用利培酮、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同时需家属配合减少环境刺激。
2、关系妄想
将无关事件赋予特殊意义,如认为电视节目在暗示自己。这类症状在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中较多见,常合并运动功能障碍。需评估多巴胺药物使用情况,必要时联合喹硫平治疗。
3、夸大妄想
坚信自己拥有特殊身份或能力,如宣称是皇室后裔。多见于额颞叶变性患者,可能伴随人格改变。需排除双相情感障碍,谨慎使用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

4、疑病妄想
顽固认定自己患重病,反复检查仍不能打消疑虑。常与抑郁症共病,可能伴有躯体疼痛主诉。可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避免过度医疗检查。
5、嫉妒妄想
毫无证据地怀疑配偶不忠,多见于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可能伴随攻击行为,需控制戒断反应,使用舒必利改善妄想症状的同时加强家庭监督。

建议家属保持规律作息陪伴,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争执性辩解,采用转移注意力方式缓解情绪。定期复诊调整药物,居家环境应减少镜子、尖锐物品等可能引发妄想的刺激源。对合并慢性病患者需监测血压血糖,预防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代谢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