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梅毒可通过青霉素注射、多西环素口服、头孢曲松注射等方式治疗。隐性梅毒通常由梅毒螺旋体潜伏感染、免疫系统抑制、不规范治疗、血清学假阴性、合并HIV感染等原因引起。
1、青霉素治疗: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各期梅毒的首选药物,通过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三周可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替代治疗,需完成规范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血清学监测:
治疗后需定期检测非特异性抗体滴度RPR或TRUST,每3个月复查直至滴度转阴或下降4倍以上。神经梅毒患者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持续监测2-3年确认无复发。
3、伴侣同治:
确诊后所有性伴侣均需接受梅毒筛查,过去90天内接触者无论检测结果都应接受预防性治疗。使用安全套可降低传播风险,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
4、免疫调节:
合并HIV感染者需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CD4细胞计数低于350/μL可能影响梅毒疗效。营养不良患者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避免饮酒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5、并发症管理:
心血管梅毒需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反应,神经梅毒可能需腰椎穿刺给药。治疗期间出现吉海反应可予解热镇痛药缓解,晚期梅毒造成的器官损伤需多学科会诊。
梅毒患者日常应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饮食选择富含锌硒的海产品、坚果和深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血清抗体,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三年内严格避孕。接触梅毒患者的衣物需60℃以上高温清洗,破损皮肤避免接触患者体液。出现视力模糊、听力下降或持续头痛应立即就医排查神经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