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可通过出血模式、伴随症状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经期持续2-7天,出血量20-80毫升,超出此范围需警惕异常。
一、异常子宫出血的典型特征:
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经期超过7天或点滴出血持续10天以上,单次月经量超过80毫升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且持续数小时或出现大量血块。非经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绝经后出血均属异常。伴随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或下腹疼痛、发热时需及时就医。
二、常见病因分类:
结构性病因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病变;非结构性病因涉及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医源性因素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更易出现排卵障碍性出血。
三、诊断方法:
基础评估包括妇科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激素六项检测。超声检查可筛查子宫结构异常,宫腔镜能直观观察子宫内膜病变。40岁以上患者或出血反复发作者需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恶变风险。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日记包括出血起止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有助于医生判断。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铁、维生素C及优质蛋白,如动物肝脏、菠菜、橙子等。适度进行瑜伽、散步等舒缓运动,避免负重训练。围绝经期女性可尝试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调节内分泌。若出血期间出现晕厥、心率加快或严重腹痛,应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异常出血可能导致继发性贫血或感染,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