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24小时内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咬紧纱布、冷敷、避免剧烈运动等方式缓解。异常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创口感染、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物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
1、咬合压迫:术后需持续咬紧纱布30-60分钟形成机械压迫止血。更换纱布时观察血凝块是否形成,避免频繁吐口水导致负压破坏血凝块。术后8小时内唾液带血丝无需过度紧张。
2、局部冷敷:冰袋外敷患侧面部可促进血管收缩,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持续24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禁止使用吸管饮水或吮吸动作。
3、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氯吡格雷可能延长凝血时间。术前应主动告知医生用药史,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暂停用药3-5天。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4、创口护理:术后24小时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内选择温凉流食。使用生理盐水含漱时需轻柔晃动头部,禁止用力鼓漱。吸烟饮酒会延迟伤口愈合,建议戒断1周以上。
5、异常识别:持续鲜红色血液渗出、血块体积大于花生米、伴随发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病理性出血可能与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障碍有关,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
术后饮食建议选择牛奶、蒸蛋、土豆泥等软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过热饮食。保持充足睡眠时垫高枕头,恢复期避免健身、游泳等剧烈活动。正确护理下多数出血可在3天内逐渐停止,若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应及时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