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心律失常可通过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控制,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遗传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1、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率,适用于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比索洛尔对β1受体选择性更高,支气管痉挛风险较低。阿替洛尔长效制剂适合需长期控制心率的患者。

2、钠通道阻滞剂:

普罗帕酮通过阻断钠通道延长心肌不应期,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奎尼丁可用于转复房颤但需监测QT间期。利多卡因静脉给药适用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

3、钾通道阻滞剂:

胺碘酮通过多离子通道作用广谱抗心律失常,适用于顽固性室颤或房颤复律。索他洛尔兼具β阻滞与钾通道阻滞作用。多非利特需严格监测血钾水平。

4、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地尔硫卓缓释剂型可减少阵发性室上速发作频率。

5、其他调节药物:

地高辛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控制房颤心室率。腺苷静脉推注可终止阵发性室上速。伊伐布雷定选择性抑制窦房结起搏电流。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保持钾镁电解质平衡,进行心率监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突发心悸伴晕厥或胸痛需立即就医,长期服药者定期复查心电图与肝肾功能。避免高脂饮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练习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上一篇:母乳喂养有必要吃DHA吗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