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尿道瓣膜的症状主要包括排尿困难、尿线细弱、尿频尿急、尿潴留及生长发育迟缓。这些症状按病情发展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排列,可能伴随泌尿系统感染或肾功能损害。
1、排尿困难:
患儿排尿时需用力或哭闹,尿流中断或呈滴沥状。后尿道瓣膜导致尿道梗阻,膀胱逼尿肌代偿性收缩增强,长期可能引发膀胱壁增厚。新生儿期可表现为排尿延迟或尿量减少。
2、尿线细弱:
尿流速度明显减慢,射程缩短,严重时呈线状排尿。尿道阻力增加使膀胱内压升高,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尿流分叉。该症状在幼儿站立排尿时尤为明显。
3、尿频尿急: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刺激膀胱三角区,导致日间排尿次数超过10次,夜间遗尿。约30%患儿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出现排尿疼痛或发热,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
4、尿潴留:
严重梗阻时可发生急性尿潴留,表现为下腹膨隆、压痛。膀胱过度充盈可能引发双侧输尿管反流,超声检查显示肾盂积水。长期尿潴留可导致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上升。
5、发育迟缓:
慢性肾功能损害影响营养吸收,患儿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标准。代谢性酸中毒可能引起食欲减退,实验室检查可见贫血、低钙血症等并发症。
后尿道瓣膜患儿需定期监测尿流动力学及肾功能,饮食应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磷食物。建议进行排尿训练,避免便秘增加腹压。术后需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血生化指标,关注膀胱功能恢复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改善骨骼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