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破膜存在一定风险,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实施。该操作常用于引产或加速产程,但可能引发胎心异常、脐带脱垂或感染等并发症。
常见风险因素:
胎膜早破可能导致宫腔压力骤变,增加胎儿窘迫风险。操作时需持续监测胎心,避免脐带受压或胎盘早剥。若破膜后12小时内未分娩,感染概率显著上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操作适应症与禁忌:
适用于宫颈条件成熟但宫缩乏力者,或妊娠期高血压等需终止妊娠的情况。前置胎盘、胎位不正或生殖道感染急性期禁止实施。操作前需超声确认胎位,评估骨盆与胎儿体重比例。
破膜后应保持卧床,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脐带脱垂。记录破水时间与羊水性状,浑浊羊水提示胎儿缺氧可能。配合胎心监护与宫缩监测,出现发热、腹痛加剧需立即处理。自然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通过体位调整、吸氧等措施降低风险,必要时转为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