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衰竭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但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较低。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晚期则需以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1、疾病分期与治疗目标:
代偿期肝衰竭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生活方式调整,肝功能可能部分恢复。失代偿期患者需针对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治疗,必要时考虑肝移植。终末期患者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人工肝支持系统缓解症状。
2、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病因控制是核心,乙肝患者需终身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必须戒酒。营养支持同样重要,每日蛋白质摄入需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乳清蛋白和植物蛋白。合并肝肾综合征时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
3、日常管理要点:
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每日晨起空腹测量。睡眠姿势建议30度半卧位减少腹水压迫。运动选择低强度有氧活动如太极拳,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肝脏的药物。
慢性肝衰竭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甲胎蛋白。饮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重点补充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严格控制油脂摄入。心理支持不可忽视,可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方法,如性格改变或睡眠颠倒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