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短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气短可能由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功能不全、焦虑等因素引起。
1、贫血调理:
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发气短。建议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严重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等补铁药物。
2、甲状腺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增快易出现心悸气短。限制碘盐摄入,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甲亢患者可能需要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或普萘洛尔缓解症状。
3、呼吸系统管理:
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坚持腹式呼吸训练,避免接触冷空气和烟雾。急性发作时可按医嘱使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等支气管扩张剂。
4、心脏功能维护:
心力衰竭患者平卧时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或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β受体阻滞剂。
5、情绪调节:
焦虑症发作时过度换气会导致呼吸急促感。练习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进行正念冥想15分钟。严重焦虑需心理科评估是否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焦虑药物。
建议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提升心肺功能。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睡眠时垫高床头可缓解夜间呼吸困难,定期监测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和心电图。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排查冠心病、肺栓塞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