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疼痛可通过口服镇痛药、局部冷敷、避免咬硬物、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复诊等方式缓解。疼痛可能与残留感染、牙周膜炎症、临时充填物过高、邻牙问题、个体敏感度差异等因素有关。
1、药物镇痛:
短期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性疼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肿胀发热,需排除急性根尖周炎可能。
2、物理干预:
术后48小时内间断冰敷患侧面部,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避免热敷导致血管扩张加重肿胀。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术区,含氯己定漱口水每日两次减少菌斑刺激。
3、咬合调整:
临时充填物过高可能引发咬合创伤,表现为咀嚼时锐痛。通过咬合纸测试标记高点,由医生调磨至正常咬合高度。治疗前两周建议选择粥类、面条等软食,避免坚果等硬物。
4、感染控制:
残留的根管感染或牙周膜炎症可能引发持续性钝痛,通常伴随叩诊敏感。需通过X线检查判断是否需二次根管清理,严重者需配合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
5、邻牙排查:
邻近牙齿的隐裂或龋坏可能被误认为治疗牙疼痛,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通过牙髓活力测试和锥形束CT鉴别,确诊后需对问题牙进行针对性治疗。
术后两周内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促进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延缓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出血。饮食需增加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补充维生素C促进牙周纤维再生。若出现夜间痛加剧或牙龈脓包,应立即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