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慢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便持续超过4周的情况,可能由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乳糖不耐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乳酸菌素片

康医生 乳酸菌素片 生产厂家:黑龙江百泰药业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用法用量:嚼服,成人一次3~6片,一日3次。小儿一次1~2片,一日3次。
立即购买

1、肠道感染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是慢性腹泻常见原因。如沙门氏菌、阿米巴原虫感染可破坏肠道黏膜屏障,表现为反复水样便伴腹痛。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如诺氟沙星、甲硝唑等,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病导致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排便急迫感与腹痛后缓解,粪便常带有黏液。发病与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失调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或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制剂。

3、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慢性腹泻,伴随血便、体重下降。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糜烂溃疡。治疗需长期使用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活动。

4、乳糖不耐受

小肠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消化障碍,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水样泻。通过氢呼气试验可确诊,治疗需限制乳制品摄入或补充乳糖酶制剂,如乳酸菌素片帮助分解乳糖。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多加速胃肠蠕动,导致排便次数增加伴消瘦、心悸。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可确诊,需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同时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慢性腹泻患者日常需记录排便频率与性状变化,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高脂或含人工甜味剂的食物。可适量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调节肠道功能,但严重腹泻期间应暂时减少粗纤维摄入。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建议定期复查电解质及营养指标,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男性不育症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