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溃烂建议优先就诊皮肤科或血管外科,具体选择需结合溃烂原因。常见就诊科室主要有皮肤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感染科、骨科。
1、皮肤科:
皮肤科是处理皮肤溃疡的首选科室。腿部溃烂可能由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恶化导致,表现为局部皮肤破损、渗液伴瘙痒。皮肤科医生会通过视诊、皮肤镜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真菌感染可能开具酮康唑乳膏,细菌感染则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物。若溃烂伴随明显皮肤增厚或鳞屑,需排除慢性皮肤病变。
2、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或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引发的溃烂需至血管外科就诊。这类溃烂多位于小腿中下段,边缘不规则且难以愈合,可能伴随下肢水肿、色素沉着。医生会通过血管超声评估血流情况,严重静脉功能不全可能需行射频消融术,动脉缺血则需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长期卧床患者需警惕压力性溃疡。
3、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或下肢溃烂应挂内分泌科。高血糖导致的神经营养性溃疡常无痛感,创面深且伴有坏死组织,可能合并足趾变形。除调控血糖外,需进行创面清创和神经传导检查。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困难,早期干预可降低截肢风险。
4、感染科:
疑似特殊感染如结核性溃疡或热带病相关溃烂需感染科处理。这类溃烂特征为迁延不愈、基底肉芽苍白,可能伴随低热盗汗。医生会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PCR检测,分枝杆菌感染需长期联合用药。疫区居住史患者应排查寄生虫感染。
5、骨科:
外伤后骨髓炎或慢性骨暴露性溃烂需骨科参与治疗。表现为创面深达骨膜、有脓性分泌物,X线可见骨破坏。可能需手术清创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严重骨髓炎需持续灌洗引流。开放性骨折后溃烂需紧急处理以防败血症。
日常护理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自行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穿宽松透气的鞋袜。静脉性溃疡患者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回流,卧床时抬高患肢。营养方面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发热、溃烂扩大或渗液恶臭等感染征象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