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和疖子可通过外观特征、触感及伴随症状初步区分。皮脂腺囊肿表现为皮肤下无痛性圆形肿物,表面光滑且与皮肤粘连;疖子则为红色疼痛性结节,顶端可能出现脓点,常伴局部发热感。
1. 皮脂腺囊肿的特征:
皮脂腺囊肿因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内容物为白色豆渣样皮脂。囊肿生长缓慢,直径多为1-3厘米,触之有弹性,表面皮肤颜色正常。继发感染时可能红肿疼痛,但通常无自发破溃倾向。好发于头面、颈背等皮脂腺丰富区域,长期存在可能钙化形成硬结。
2. 疖子的临床表现:
疖子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毛囊深部炎症,初期为硬结伴跳痛,3-5天后中央形成黄色脓栓。病变范围较局限,周围皮肤充血明显,破溃后排出脓血混合物。多发于摩擦部位如腋窝、腹股沟,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或低热。反复发作的疖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日常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病灶。皮脂腺囊肿未感染时无需特殊处理,感染期可外敷抗菌药膏;疖子早期可热敷促进化脓,成熟后需由医生切开引流。若肿块持续增大、反复发炎或伴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饮食宜清淡少油,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有助于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