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促排卵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方式提高自然受孕概率。该疾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功能障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
1、生活方式调整:
超重或肥胖患者通过控制体重可改善内分泌环境。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减少精制糖摄入。
2、促排卵治疗:
氯米芬、来曲唑等药物可诱导卵泡发育。治疗期间需超声监测卵泡生长,可能出现多胎妊娠风险,需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代谢调控:
胰岛素抵抗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恢复排卵功能。伴随痤疮、多毛症状时,螺内酯可降低雄激素水平,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4、手术干预: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可暂时改善排卵功能。术后6个月内为最佳受孕窗口期,需警惕卵巢功能早衰风险。
5、辅助生殖:
体外受精技术适用于输卵管通畅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取卵后可能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状态,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瑜伽、骑自行车,限制加工食品摄入。备孕期间每日补充400μg叶酸,定期监测基础体温和排卵试纸。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持续无排卵需及时就诊生殖医学科,通过抗苗勒氏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生育咨询可帮助制定个性化备孕方案,35岁以上患者建议尽早进行生育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