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可能由肝硬化腹水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肠道菌群移位、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
1、肝硬化腹水感染: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形成,腹水中蛋白含量低、补体不足,削弱了腹腔局部防御能力。肠道细菌通过肠壁直接渗透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腹腔,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2、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等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这类患者易发生链球菌或厌氧菌引起的原发性腹膜炎。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女性盆腔炎症性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输卵管逆行进入腹腔。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和衣原体。男性前列腺炎也可能成为感染源,但发生率较低。
4、肠道菌群移位:
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时,正常寄生于肠道的细菌可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常见于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以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主。
5、医源性操作:
腹腔穿刺、腹膜透析等医疗操作可能将皮肤定植菌带入腹腔。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多由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严格无菌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可降低风险。
预防原发性腹膜炎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综合措施。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腹水指标,必要时预防性使用诺氟沙星;免疫功能低下者需避免感染源接触;女性需规范治疗妇科炎症;肠道功能紊乱时可补充益生菌;接受腹腔操作前后需严格消毒。日常注意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