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老年人失眠具有一定效果,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或对西药不耐受的群体。
一、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优势
中医将失眠归为“不寐”,常见肝郁化火、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证型。针对肝郁化火型,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解郁;心脾两虚型推荐归脾汤补益心脾;阴虚火旺型则选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相比西药,中药复方通过整体调理改善睡眠质量,且不易产生依赖性。针灸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临床数据显示连续治疗4周后,60%以上患者入睡时间缩短30%。
二、联合疗法与个体化方案
中医常采用药枕、足浴等辅助疗法,如菊花决明子药枕清肝明目,艾叶泡脚温经安神。针对合并高血压的失眠老人,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豆可同步调控血压和睡眠。体质辨识是个体化治疗的核心,痰湿体质需先健脾祛湿再安神,避免直接使用滋腻药物加重痰湿。
建议每日晨间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配合晚餐后步行3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饮食避免浓茶、咖啡,可选小米山药粥健脾安神,酸枣仁10克研粉冲服适用于虚烦失眠。需注意,严重失眠伴认知障碍者应及时中西医结合诊疗,长期服用安神类中药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