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后牙根发黑通常由牙周炎、牙结石堆积、刷牙方式不当、龋齿及遗传因素引起。牙根暴露后色素沉积或龋坏可能导致颜色改变,需结合口腔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1、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牙龈萎缩最常见的原因。炎症破坏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暴露的牙根表面缺乏牙釉质保护,易吸附食物色素或发生脱矿,呈现灰黑色。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需通过龈下刮治和牙周翻瓣术控制炎症。
2、牙结石刺激:
长期堆积的龈下结石会机械性压迫牙龈边缘,同时释放炎症介质加速牙龈退缩。黑色牙结石直接附着在暴露的牙根表面,可能被误认为牙根变色。超声波洁治可清除结石,但严重萎缩需配合软组织移植修复。
3、机械性损伤:
横向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会磨损牙龈边缘,尤其常见于尖牙和前磨牙区。持续摩擦导致牙龈退缩后,牙颈部牙本质暴露,易被咖啡、茶等外源性色素渗透。改用巴氏刷牙法并选择软毛牙刷可减缓进展。
4、龋齿侵袭:
根面龋好发于牙龈萎缩的牙根表面,早期表现为白垩色斑块,后期龋坏组织氧化变黑。患者常对冷热敏感,X线片显示牙根透射影。需去除腐质后充填,严重者需根管治疗。
5、遗传易感性:
某些基因变异会导致牙龈组织薄弱或牙槽骨吸收加速,如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这类患者年轻时即出现多牙位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后更易发生色素沉着。需早期干预并定期进行牙周维护。
建议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暴露的牙根面,限制深色饮品摄入。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存在进行性萎缩时可考虑结缔组织移植术。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龈微循环,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冷热刺激痛或牙齿松动时需立即就诊,排除根面龋或牙周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