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三部曲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个阶段的疾病进展过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长期未控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最终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肝癌。该过程具有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发展。
1、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乏力等症状。病毒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感染后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携带状态。长期病毒复制会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引发纤维化。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定期监测肝功能。
2、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广泛纤维化伴结节形成的终末期病变,多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典型表现包括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和肝功能减退。病理特征为假小叶形成和血管结构紊乱。此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预防肝性脑病,必要时采用腹水超滤回输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
3、肝癌
原发性肝癌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高危因素包括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等。早期常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肝区疼痛、消瘦等表现。诊断需结合甲胎蛋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和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等。
预防肝癌三部曲需从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入手,新生儿应按时接种乙肝疫苗。慢性乙肝患者须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肝药物,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出现不明原因乏力、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