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消退。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在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3-4周。
1、生理性黄疸特点:
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皮肤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部和躯干,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220.6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此类黄疸无需特殊治疗,加强喂养促进排便即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因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出现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可达2-3个月,但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
2、病理性黄疸特征: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24小时内、进展快、程度重血清胆红素值超过生理范围,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与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迅速蔓延至四肢、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严重者需换血疗法或手术治疗。胆红素脑病是严重并发症,可能遗留听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便于观察黄疸变化,按需喂养增加排便次数。母乳喂养者每日哺乳8-12次,配方奶喂养每3小时一次。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及大小便颜色,若发现黄染加重、反应差、哭声尖直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中药洗浴或偏方,日光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