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的适宜时机需结合女性排卵周期、激素水平及男方精子质量综合评估,通常选择在排卵前48小时至排卵后12小时内进行。具体实施需考虑月经周期监测、促排卵方案、精子优化处理、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临床指征把控五个关键因素。
1、周期监测:
自然周期患者需通过基础体温测量、宫颈黏液观察或排卵试纸确定排卵日,月经规律者多在周期第12-14天进行。医院监测推荐采用阴道超声动态观察卵泡发育,当主导卵泡直径达18-22mm时预示即将排卵,此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精确控制排卵时间。
2、促排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障碍患者需药物诱导排卵,常用克罗米芬、来曲唑等口服促排药,或尿促性素HMG、重组FSH等注射制剂。促排周期需通过超声监测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多卵泡发育导致多胎妊娠风险,理想状态为1-2个优势卵泡成熟。
3、精液处理:
男方需禁欲2-7天后采集精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或上游法筛选高活力精子。严重少弱精症建议提前冷冻储备精液,手术取精者需同步协调取卵时间。优化后的精液应达到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⁶/ml的标准。
4、内膜准备:
子宫内膜厚度需达到8-14mm且呈三线征,可通过雌激素补充改善内膜状态。冻胚移植周期需采用激素替代方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4-6mg/日,排卵后加用地屈孕酮或黄体酮胶囊维持黄体功能。
5、临床指征:
输卵管至少一侧通畅是基本要求,不明原因不孕尝试3-6个周期为宜。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患者可先行人工授精,重度少弱精症建议直接选择试管婴儿。反复流产患者需排查凝血功能、染色体异常等问题后再实施。
实施前后需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增强体质,避免剧烈运动影响卵泡发育。饮食注意补充叶酸400μg/日、维生素E及Omega-3脂肪酸,多摄入深海鱼、坚果、深绿色蔬菜。术后卧床休息30分钟即可正常活动,14天后通过血HCG检测确认妊娠,期间避免泡澡、同房及精神紧张。每个周期成功率约15-20%,连续3周期累计妊娠率可达35-40%,40岁以上女性建议考虑更积极的辅助生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