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可能由肠道黏膜炎症、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环境诱因、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体重下降等。
1、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呈稀水样或糊状,严重时可能伴随失禁。腹泻症状在急性发作期尤为明显,夜间也可能频繁发作,影响睡眠质量。
2、黏液脓血便:
约90%患者会出现粪便中混有黏液和血液的情况。初期可能仅为便纸染血,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血性腹泻。出血量与炎症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大量便血导致贫血。
3、腹痛:
患者多诉左下腹或下腹部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疼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绞痛不等,常伴有明显的肠鸣音亢进。腹痛在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而减少进食。
4、里急后重:
直肠受累时会出现明显的里急后重感,表现为频繁便意但排便量少。患者常感觉排便不尽,严重时可能出现肛门失禁。这些症状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5、肠外表现:
约30%患者伴有关节痛、皮肤结节性红斑等肠外症状。眼部可发生虹膜炎或葡萄膜炎,口腔可能出现阿弗他溃疡。部分患者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表现为黄疸和皮肤瘙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日常需注意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推荐选择鱼肉、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限制乳制品摄入。症状缓解期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必要时进行肠镜复查评估黏膜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