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可通过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细菌感染、应激反应、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抑酸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损伤。奥美拉唑通过阻断胃壁细胞氢钾ATP酶发挥作用,兰索拉唑具有更快起效特点,泮托拉唑适用于长期用药患者。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以保障吸收效果。
2、胃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中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胶体果胶铋可刺激前列腺素分泌促进黏膜修复,铝碳酸镁兼具中和胃酸与保护黏膜双重功效。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便秘或大便变色等副反应。
3、解痉止痛药物:
山莨菪碱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缓解平滑肌痉挛,匹维溴铵选择性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使用需注意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禁忌,疼痛剧烈时可考虑短期使用。
4、抗感染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阿莫西林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发挥杀菌作用,克拉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甲硝唑对厌氧菌有显著效果。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5、止吐药物:
甲氧氯普胺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增强胃蠕动,多潘立酮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因而中枢副作用较少。严重呕吐导致脱水时需配合补液治疗,妊娠期患者用药需谨慎评估。
治疗期间建议选择米粥、面条等低脂流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馒头、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适量饮用山药小米粥养护胃黏膜。保持规律进食间隔,餐后适度散步促进胃肠蠕动,急性期需严格禁酒。若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老年患者及孕妇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