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失可通过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牙、覆盖义齿、全口义齿等方式修复。修复方式的选择主要与缺牙数量、牙槽骨条件、经济预算等因素相关。
1、活动义齿:
由树脂基托和人工牙组成,依靠卡环固定在邻牙上。适用于多颗牙缺失或全口牙缺失患者,价格相对较低,可自行摘戴清洁。但异物感明显,咀嚼效率仅为天然牙的30%-50%,长期佩戴可能加速牙槽骨吸收。
2、固定义齿:
通过将修复体粘接在磨改后的邻牙上实现固定,常见类型包括烤瓷桥、全瓷桥。适用于少数牙缺失且邻牙健康的情况,咀嚼功能恢复可达天然牙的70%以上。需要磨除部分健康牙体组织,可能增加基牙负担。
3、种植牙:
通过外科手术将钛合金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待骨结合后安装修复体。单颗、多颗或全口牙缺失均可适用,不损伤邻牙,咀嚼功能接近天然牙。但需要足够骨量和良好全身条件,治疗周期3-6个月,费用较高。
4、覆盖义齿:
结合种植体与活动义齿的特点,利用2-4颗种植体提供固位力,减少基托面积。适用于牙槽骨严重吸收的全口缺牙患者,比传统全口义齿稳定性提高60%以上。需要定期维护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
5、全口义齿:
适用于无牙颌患者,通过吸附力固位。现代义齿采用弹性树脂材料,配合精准印模技术可改善舒适度。但存在稳定性差、发音障碍等问题,初戴需4-8周适应期,每年需调整基托以适应牙槽骨变化。
修复后需保持口腔卫生,活动义齿每日取下刷洗,种植牙需使用牙线清洁基台。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定期复查修复体密合度。全口缺牙者建议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咀嚼锻炼延缓牙槽嵴吸收。出现压痛、松动等异常应及时就诊调整,种植牙患者需每年进行专业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