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衰引起的咳嗽可选用呋塞米、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等药物,具体用药需结合心功能分级及合并症由医生调整。心衰咳嗽主要与肺淤血、支气管黏膜水肿、夜间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等因素相关,药物选择需兼顾利尿、扩血管、改善心功能等作用。
1、利尿剂:
呋塞米等袢利尿剂能快速减轻肺淤血,缓解因液体渗出刺激支气管引发的咳嗽。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加重心律失常风险。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托拉塞米可能更适用。
2、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酯可抑制醛固酮引起的心肌纤维化,长期使用能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注意其可能引发高钾血症,尤其在与ACEI类药物联用时需加强血钾监测。
3、ARNI类药物:
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双重机制改善心室重构,研究显示其缓解心源性咳嗽效果优于传统ACEI。但需注意从ACEI转换时的36小时洗脱期,避免血管性水肿风险。
4、支气管扩张剂:
氨茶碱适用于合并支气管痉挛的咳嗽,其正性肌力作用对右心衰竭也有益。但需严格控制血药浓度,老年患者代谢减慢时易出现心悸、呕吐等不良反应。
5、镇咳药物:
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仅作为短期对症治疗,需避免含可待因制剂加重便秘。心衰患者禁用具有心脏抑制作用的抗组胺类复方止咳药。
老年心衰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波动超过2公斤需就诊,控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以减少夜间咳嗽。可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但需避免屏气动作。若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或血氧饱和度<90%,提示急性左心衰发作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BNP、心脏超声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