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泻急性胃肠炎常用治疗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Ⅲ和洛哌丁胺。药物选择需根据脱水程度、感染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综合评估,严重呕吐或血便需立即就医。
1、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及毒素发挥作用,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洛哌丁胺可抑制肠道蠕动,但细菌感染时需慎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2、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散Ⅲ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方案,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儿童及老年人更需警惕脱水风险。补液时需少量多次,避免加重呕吐。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胃肠炎可选用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但需经粪便培养确认病原体。病毒性感染无需抗菌药物。艰难梭菌感染需使用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等特殊抗生素。
4、辅助用药:
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对部分肠道感染有效。消旋卡多曲能减少肠道分泌,与蒙脱石散联用效果更佳。呕吐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但需排除肠梗阻等禁忌症。
5、对症处理:
发热超过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胃肠道痉挛疼痛可选用山莨菪碱。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适用于伴随胃部灼烧感的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
治疗期间建议采用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每日分6-8次少量饮用淡盐水或米汤,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常规饮食。保持手部卫生,呕吐物需消毒处理。若48小时内症状无改善、出现意识模糊或尿量减少,需急诊排除霍乱、肠梗阻等急重症。儿童及孕妇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老年人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