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褥疮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5-28 06:2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褥疮主要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摩擦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长期卧床、感觉障碍、蛋白质缺乏、糖尿病控制不佳及大小便失禁。

1、长期受压:

皮肤和皮下组织持续受到压力是褥疮发生的核心机制。当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等受压超过32mmHg时,毛细血管血流受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超过2小时持续压迫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临床常见于瘫痪患者或术后制动人群。

2、血液循环障碍: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糖尿病患者微循环病变会加剧局部缺血。静脉回流受阻时,代谢废物堆积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温度升高。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更易发展为深度溃疡。

3、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使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维生素C缺乏影响胶原合成。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时,皮肤抗压强度降低30%。临床数据显示,BMI<18.5的消瘦患者褥疮发生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

4、潮湿摩擦:

汗液、尿液浸渍使角质层软化,摩擦力会剥离表皮层。失禁患者会阴部PH值改变至碱性,蛋白酶活性增强加速皮肤屏障破坏。床单皱褶产生的剪切力可导致皮下血管断裂。

3、基础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使痛觉减退,患者无法感知压迫;贫血降低氧输送效率;免疫抑制患者易继发感染。合并认知障碍者因体位自主调节能力丧失,褥疮风险增加5-8倍。

预防褥疮需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使用减压床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日1.2-1.5g/kg,补充维生素A/C/E。控制血糖血压达标,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出现持久性红斑或水疱时需立即就医,III-IV度褥疮可能需清创手术联合负压引流治疗。

上一篇:肝粗糙吃哪些药能恢复 下一篇:甲硝唑凝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