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免疫学检测及皮肤活检。
1、血常规:
血常规可评估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提示炎症反应;部分患者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反映过敏状态。若血红蛋白下降,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2、尿常规:
尿常规用于筛查肾脏受累情况。约30%-50%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提示紫癜性肾炎。需动态监测尿蛋白定量,若持续异常需进一步行肾功能评估。
3、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检查可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患者凝血功能通常正常,但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鉴别。
4、免疫学检测:
血清IgA水平升高是特征性表现,约50%患者IgA免疫复合物阳性。补体C3、C4检测有助于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部分患者可检测到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升高。
5、皮肤活检:
对于不典型病例,皮肤活检可见真皮浅层小血管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伴IgA沉积。该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但通常仅用于临床表现不明确或需排除其他血管炎的情况。
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皮肤出血。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坚果等。关节肿痛时可抬高患肢,冷敷缓解症状。恢复期建议逐步增加温和运动如散步,增强免疫力。定期随访尿常规和血压监测肾脏情况,若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