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症状。
1、病因与传播
病毒性脑炎多由嗜神经病毒感染导致,常见传播途径包括蚊虫叮咬、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者分泌物。单纯疱疹病毒1型通过神经轴突逆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则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后突破血脑屏障。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发生严重感染。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颈项强直、呕吐、定向力下降。重症患者可能发生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或昏迷。婴幼儿常见前囟膨隆、喂养困难等非特异性表现,需家长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3、诊断方法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和蛋白轻度升高,PCR技术可检测特定病毒核酸。头颅MRI能显示颞叶、额叶等区域的异常信号,脑电图多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活动。需与细菌性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4、治疗原则
阿昔洛韦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适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重症患者需在ICU进行降颅压、抗惊厥等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权衡免疫抑制风险。恢复期应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5、预防措施
接种乙脑疫苗、EV71疫苗等可预防特定类型脑炎。夏季需防蚊灭蚊,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病毒感染。出现持续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早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恢复期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等。恢复期可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定期复查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评估。出现头痛加重或新发抽搐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