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多月经过多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腺肌症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导致经期出血量增加、经期延长。肌瘤增大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发尿频或便秘。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手术切除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经量增多。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治疗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可能辅以孕激素类药物预防复发。
3、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干扰排卵,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时出血量增加。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伴经量增多,需通过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常用短效避孕药或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异常疾病会延长出血时间,常见经期大量出血伴瘀斑、鼻衄。需完善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或使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
5、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病变,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伴月经量多。超声显示子宫均匀增大,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可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或子宫切除术。
月经量增多期间建议增加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摄入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保持外阴清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记录出血量如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需急诊。若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7天,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病变。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引发继发性贫血,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