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补充营养、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缓解,部分生理性飞蚊症可能自行消退。飞蚊症通常由玻璃体液化、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部炎症、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玻璃体退化:
年龄增长导致玻璃体胶原纤维塌陷,出现絮状漂浮物。建议减少长时间盯屏,每小时远眺5分钟,适当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护眼营养素。
2、近视因素:
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玻璃体易过早液化。需定期检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焦距的运动。
3、视疲劳诱发:
过度用眼会加重飞蚊症状。采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热敷缓解眼肌紧张,保证7小时睡眠。
4、视网膜病变:
可能与视网膜裂孔或出血有关,通常伴随闪光感、视野缺损。需通过眼底镜、OCT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激光封堵或玻璃体切割术。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引起玻璃体积血。需控制血糖在空腹7mmol/L以下,口服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注射抗VEGF药物减轻渗出。
日常多摄入蓝莓、菠菜、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坚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若飞蚊突然增多伴闪光感,或出现视野遮挡需立即就诊。生理性飞蚊症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每半年复查一次眼底,避免揉眼等外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