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腹泻后的饮食需遵循“低刺激、易消化、防脱水”原则。腹泻期间肠道黏膜敏感,不当饮食可能加重症状或影响胎儿营养供给。
饮食调整核心要点
1. 补充电解质溶液
腹泻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可口服补液盐ORS或自制淡糖盐水500ml温水+1.75g盐+10g白糖。每小时补充100-200ml,预防脱水。
2. 低渣流质饮食
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去油鸡汤等流质。症状缓解后过渡至低纤维半流质,如大米粥、软烂面条、蒸苹果泥。苹果所含果胶可吸附肠道毒素。
3. 限制乳制品摄入
暂时避免牛奶、奶酪等乳糖含量高的食物。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或酸奶替代,后者含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4. 分餐制与温度控制
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食物温度保持40℃左右。过热或过冷可能刺激肠蠕动加剧腹泻。
需规避的高风险食物
高脂食物:肥肉、油炸食品
高纤维食材:芹菜、竹笋、杂粮
刺激性调味品:辣椒、芥末、咖喱
含糖饮料:果汁、碳酸饮料
营养监测重点
持续腹泻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口渴、尿量减少、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每周至少摄入50g瘦肉或鱼类预防蛋白质缺乏。
孕妇腹泻期间应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若伴随发热或血便,需排查感染性肠炎可能,及时进行粪便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