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早期可通过肝功能检测、病毒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基因检测等方式诊断。
1、肝功能检测:
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升高是肝炎早期敏感指标,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异常提示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白蛋白和凝血功能检测可评估肝脏合成能力,适用于常规体检筛查。
2、病毒血清学检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能特异性识别病毒感染。甲型和戊型肝炎可通过IgM抗体确诊,丁型肝炎需联合检测HDAg和抗-HDV。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发现肝实质回声增粗等早期病变,弹性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CT或MRI检查适用于鉴别脂肪肝、肝硬化和占位性病变。
4、肝组织活检: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穿刺标本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等技术鉴别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特殊类型。
5、基因检测:
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测能发现病毒复制,基因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遗传代谢性肝病可通过ATP7B基因、SERPINA1基因等检测确诊。
日常需控制动物内脏和酒精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奶蓟草提取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出现持续乏力、黄疸症状时应完善甲胎蛋白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