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自身免疫性肝病可通过免疫抑制治疗、保肝治疗、生物制剂干预、肝移植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该疾病通常由遗传易感性、环境触发因素、免疫调节异常、病毒感染、药物诱导等原因引起。

1、免疫抑制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是基础治疗方案,能有效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对于激素抵抗患者可选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

2、保肝治疗:

熊去氧胆酸可改善胆汁淤积症状,水飞蓟宾具有抗氧化护肝作用。严重胆汁淤积时使用考来烯胺降低胆红素,联合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保肝药物需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评估疗效

3、生物制剂干预:

利妥昔单抗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患者,通过靶向CD20+B细胞调节免疫。托珠单抗可阻断IL-6受体通路,对合并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生物制剂治疗前需筛查结核和乙肝感染。

4、肝移植手术:

终末期肝病需考虑原位肝移植或活体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移植后仍需持续使用他克莫司等抗排斥药物,约30%患者可能出现疾病复发。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

5、生活方式调整:

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ω-3脂肪酸摄入。规律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保持BMI在18.5-23.9之间。

患者需终身随访监测ALT、AST、ALP等指标,每6个月进行肝脏弹性检测。妊娠期需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使用霉酚酸酯类致畸药物。合并干燥综合征时需人工泪液缓解眼干症状。疫苗接种应避开免疫抑制治疗高峰期,优先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日常避免生食防止寄生虫感染,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孕中期孕妇可以喝红酒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