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穿刺前需注意空腹8小时、停用抗凝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携带产检资料、排查感染指标。绒毛穿刺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用于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或遗传性疾病。
1、空腹8小时
绒毛穿刺需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或经宫颈操作,空腹状态可减少胃肠内容物干扰超声视野,降低误穿风险。检查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4小时禁水。妊娠期血糖波动明显者,可遵医嘱少量饮用糖水预防低血糖反应。
2、停用抗凝药物
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者需提前5-7天停药,避免穿刺后持续出血。合并血栓高风险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改用短效抗凝剂并监测凝血功能。
3、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疗机构需详细告知手术风险包括流产、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签署文件前应充分了解穿刺必要性及替代方案。特殊情况下如双胎妊娠、胎盘位置异常等需单独评估风险收益比。
4、携带产检资料
需提供近期超声报告确认孕周及胎盘位置,携带血型、传染病筛查结果。有创染色体检查史或家族遗传病史者应携带相关检测记录,辅助判断取样方案。
5、排查感染指标
术前需复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排除细菌性阴道病等感染灶。体温超过37.3℃或存在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暂缓手术,控制感染后再行评估。
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观察腹痛、阴道流血流水情况。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3日内禁止盆浴。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补充足够水分促进代谢。出现持续宫缩、发热等症状需立即返院检查。保持情绪平稳,2-4周后复查超声评估胎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