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高危人群包括初产妇、多胎妊娠者、慢性高血压患者、肥胖人群及有家族病史者。
1、初产妇:
首次妊娠女性体内血管适应性调节机制尚未完善,胎盘形成过程中螺旋动脉重塑不足可能导致胎盘缺血缺氧,进而诱发子痫前期。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保持低盐饮食并补充钙剂。
2、多胎妊娠:
双胎或三胎妊娠时胎盘负荷显著增加,胎盘源性抗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异常,可能引发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需增加产检频率,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
3、慢性高血压:
孕前存在高血压疾病者血管弹性下降,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会加重血管压力。这类人群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临床常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控制血压,严重时需硫酸镁解痉。
4、肥胖孕妇:
体重指数超过30kg/m²时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血管功能,胰岛素抵抗可能加剧内皮损伤。建议妊娠期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控制体重增长在11kg以内。
5、家族遗传史:
母亲或姐妹有子痫前期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3-5倍,可能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突变有关。这类孕妇需从孕12周起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并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
高危人群应保证每日钙摄入1000mg,优先选择低脂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出现持续性头痛、右上腹痛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子痫前期进展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