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浮肿建议首诊挂肾内科或心血管内科,其他相关科室包括内分泌科、血管外科、普通内科。
1、肾内科排查:
肾功能异常是下肢浮肿的常见病因,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相关。患者通常伴随尿量减少、泡沫尿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和肾脏超声等检测。
2、心血管科评估:
心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时,可能出现对称性下肢凹陷性水肿。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建议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BNP检测。
3、内分泌科就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引起黏液性水肿,表现为下肢非凹陷性肿胀。患者可能同时存在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以明确诊断。
4、血管外科检查: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多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伴皮肤色素沉着。可通过下肢静脉超声、D-二聚体等检查鉴别。
5、普通内科初筛:
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非器质性疾病也可导致下肢肿胀。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激素类药物者需考虑药物因素,建议记录水肿与用药时间关系。
日常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适度进行慢走、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穿戴过紧的裤袜。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如三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复诊。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需严格监测基础疾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