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属于妇科常见炎症,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
一、疾病特点与分期:
慢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下腹坠胀感,临床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单纯型仅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颗粒型可见宫颈表面呈颗粒状增生;乳突型则伴随明显组织增生突起。早期病变局限于宫颈表层时治愈率超过90%,若长期未干预可能累及深层组织,但极少恶变。
二、规范治疗措施:
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物理疗法或药物干预。单纯型可采用保妇康栓、苦参凝胶等中成药局部治疗;颗粒型建议联合微波或冷冻疗法消除增生;乳突型需先进行宫颈活检排除病变,再行利普刀手术。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宫颈TCT及HPV检测。
日常护理需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饮食宜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推荐食用胡萝卜、猕猴桃等新鲜果蔬;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异味应及时复诊,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保持规律作息与乐观心态对炎症消退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