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可能由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免疫调节失衡、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疼痛、尿量减少、体重骤增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干预。
1. 血压持续升高
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后血压进一步上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这种血压异常与胎盘缺血导致的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有关,可能伴随视网膜动脉痉挛或视乳头水肿。血压监测发现昼夜节律消失时提示病情进展,需警惕脑血管意外风险。
2. 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00毫克或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反映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蛋白尿程度与胎盘缺血缺氧呈正相关,严重时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需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动态评估,注意与妊娠期肾病综合征鉴别。
3. 病理性水肿
表现为凹陷性水肿从足踝向上蔓延至颜面,与钠水潴留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区别于生理性水肿的特征是晨起不消退且伴尿量减少,可能提示全身毛细血管渗漏。需监测液体出入量,警惕肺水肿和脑水肿等并发症。
4.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与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相关。部分患者出现视觉异常如闪光感、视野缺损,反映枕叶皮质缺血。这些症状预示子痫发作风险,需紧急处理以防癫痫样抽搐发作。
5. 多器官功能损害
上腹疼痛可能源于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细胞坏死,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血肌酐上升和尿酸增高,严重时出现少尿或无尿。凝血功能异常和溶血提示HELLP综合征可能,需多学科协作救治。
慢性高血压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控制钠盐在每日5克以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血管调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活动。出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诊,终止妊娠是根治子痫前期的唯一方法。产后仍需继续血压管理,警惕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