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其根茎含鞣质、大黄酚等成分,可促进局部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传统医学中常用于外伤出血的辅助处理,但严重出血仍需及时就医。
羊蹄的止血效果主要源于其天然成分的收敛特性。新鲜羊蹄根捣碎外敷或晒干研磨成粉撒于创面,能通过鞣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减少毛细血管渗出。轻度割伤、擦伤出血时,清洁创面后敷用羊蹄可帮助减缓渗血,同时需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感染迹象。对于浅表伤口,可配合压迫止血法增强效果,但敷用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避免组织过度干燥。
羊蹄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处置。当遇到动脉破裂、深部创伤或出血量较大时,须立即采用加压包扎并送医。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开放性骨折伴出血等情况禁用民间止血方法。羊蹄外敷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儿童及糖尿病患者伤口处理应优先选择无菌医用敷料。
日常可备干燥羊蹄粉用于应急处理,但需密封防潮保存。使用前确认创面无异物残留,避免混合泥土等污染物。止血后仍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换药。若出血持续超过10分钟或伴有发热、化脓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合理储存的羊蹄粉保质期约为6个月,颜色变深或结块时应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