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带状疱疹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外感邪毒、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正气不足、肝胆湿热等原因引起。

1、外感邪毒: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感受风热湿毒有关,病毒乘虚侵入人体经络。初期表现为皮肤灼热刺痛,后期出现簇集水疱。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中药煎服,配合局部涂抹青黛散。

2、情志失调:

长期抑郁焦虑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诱发带状疱疹。患者常见胁肋胀痛、疱疹沿肝经分布。疏肝解郁可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针刺太冲、期门等穴位调节气机。

3、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蕴外发肌肤。疱疹多伴口苦黏腻、舌苔黄腻。食疗推荐薏苡仁粥、赤小豆汤,药物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4、正气不足:

年老体弱或久病耗伤正气,卫外不固易感毒邪。病程迁延难愈,疱疹色暗结痂慢。需补益气血,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艾灸足三里增强免疫力。

5、肝胆湿热:

肝胆疏泄失常致湿热搏结,疱疹多发于头面躯干。常伴目赤耳鸣、小便黄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可配合耳尖放血、刮痧等外治法。

带状疱疹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鱼虾发物,适量食用百合、马齿苋等清热食材。保持规律作息,练习八段锦调节气血。急性期避免抓挠,后期神经痛可热敷患处。情志调摄尤为重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解压力。体质虚弱者建议定期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扶助正气。

上一篇:痘痘变成黑色的鼓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