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倒转术是一种通过手法操作将胎儿从臀位或横位转为头位的产科技术,适用于孕晚期胎位异常的情况。该操作需由专业医生在超声监测下完成,主要步骤包括评估胎儿状态、手法旋转胎儿、术后监测胎心等。
一、术前评估
实施外倒转术前需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超声确认胎位、胎盘位置及羊水量,排除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等禁忌症。同时需监测胎心监护确保胎儿状况稳定,评估孕妇骨盆条件及子宫张力,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操作风险。
二、操作准备
操作通常在孕36周后进行,孕妇需排空膀胱取仰卧位,腹部暴露后涂抹耦合剂。医生使用超声实时定位胎头与臀部位置,必要时给予子宫松弛药物降低宫缩风险,全程持续胎心监护确保胎儿安全。
三、手法操作
医生双手分别置于胎儿头部和臀部,沿胎儿腹侧方向施加轻柔而持续的推力,推动胎头向骨盆入口旋转,同时协助臀部向宫底移动。操作需避免暴力扭转,分阶段缓慢调整,单次操作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
四、术后监测
转位成功后需立即复查超声确认胎位,持续胎心监护至少1小时观察有无胎盘早剥或胎儿窘迫迹象。指导孕妇观察胎动变化,若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或胎动减少需紧急就医,必要时安排住院观察24小时。
五、注意事项
外倒转术存在胎盘早剥、脐带缠绕等风险,禁用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少或胎膜早破者。术后建议使用腹带固定胎位,定期复查超声,若转位失败或出现并发症需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
实施外倒转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保持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建议每日记录胎动次数,两周内复查胎位稳定性,若胎位回转为臀位需重新评估分娩方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维持合理体重增长,出现宫缩频繁或阴道流液需立即就医。保持适度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定期产检监测母婴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