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控制但不能完全治愈。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护现有视力功能。
1、疾病分期与治疗目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非增殖期以微血管瘤、出血点为特征,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及激光治疗可稳定病情。增殖期出现新生血管,需结合玻璃体切除术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干预,治疗目标转为防止失明而非逆转病变。
2、关键治疗措施:
基础治疗需严格控糖糖化血红蛋白<7%和血压<130/80mmHg。眼科治疗包括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等药物,晚期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每3-6个月需进行眼底照相或OCT检查监测病情。
3、日常管理要点:
患者需保持每日血糖监测,采用低GI饮食配合规律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防眼底出血。戒烟限酒,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出现突然视力下降、飞蚊症加重需立即就诊。
建议每日摄入深色蔬菜300克以上,选择三文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可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进行眼底筛查的同时,需同步监测肾功能和周围神经病变。建立眼科、内分泌科多学科随访体系,通过血糖日志和眼底影像资料动态评估治疗效果。保持夜间7小时以上睡眠有助于代谢调节,使用防蓝光眼镜可减轻数码设备对视网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