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䓬类药物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调节脑内5-羟色胺水平改善焦虑症状,具有副作用较小、依赖性低的优势。常见药物包括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氟西汀,适用于长期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药物起效通常需要2-4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短暂恶心或失眠等反应。
2、苯二氮䓬类药物:
该类药物能快速缓解急性焦虑发作,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作用产生镇静效果。常用药物有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和地西泮,适用于短期控制严重焦虑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易引发戒断反应。
3、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此类药物同时调节两种神经递质系统,对伴随躯体症状的焦虑障碍效果显著。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可改善焦虑伴发的慢性疼痛或疲劳症状,常见副作用包括血压波动和口干。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焦虑症治疗需配合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饮食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和亚麻籽,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通过正念冥想或呼吸训练缓解紧张情绪。症状波动时及时复诊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