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刻板重复行为、语言发育迟缓、感知觉异常和兴趣范围狭窄。
1、社交障碍: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社交互动困难。这类儿童往往缺乏与他人目光对视的能力,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和社交暗示。在婴幼儿期可能表现为对父母呼唤无反应、不喜欢被拥抱;学龄期则常见独自玩耍、无法建立同龄友谊。部分高功能患儿虽能被动应答,但缺乏主动社交意愿,难以维持对话的交互性。
2、刻板行为:
患儿常表现出固定不变的行为模式,如坚持走相同路线、物品必须按特定方式摆放。重复动作包括摇晃身体、拍手、旋转等。这些行为在环境改变时可能加剧,患儿会因常规被打破而产生强烈焦虑。刻板行为可能与大脑神经连接异常导致的适应性行为缺陷有关。
3、语言发育异常:
约50%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表现为2-3岁仍无有意义语言。部分患儿出现语言倒退现象,即已获得的语言能力突然丧失。典型特征包括重复他人话语模仿言语、代词混淆您我不分、语调平板机械。少数高功能患儿虽有丰富词汇量,但语言使用缺乏社交目的性。
4、感知觉异常:
感知觉处理障碍在自闭症儿童中发生率高达90%。表现为对某些感觉过度敏感如抗拒特定质地的衣物、捂住耳朵躲避普通声响或反应低下对疼痛不敏感。部分患儿会通过闻物品、反复触摸表面等行为寻求感觉刺激。这种异常可能与大脑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相关。
5、兴趣狭窄:
患儿通常对特定事物表现出异常强烈的专注,如执着于天气预报、交通路线图等。游戏方式呈现刻板特征,如长时间排列玩具车而不进行象征性游戏。兴趣内容往往与年龄不符,且会排斥其他活动。这种特征可能持续至成年期,成为特殊能力的发育基础。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建议家长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用视觉提示卡辅助沟通,避免突然改变环境。可引入感觉统合训练改善感知觉异常,通过结构化教学培养生活技能。饮食方面注意均衡营养,限制可能引起兴奋的食物。早期干预应结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专业康复手段,同时关注家长心理支持。若发现儿童存在上述多个行为特征,建议尽早就诊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