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三类药物联合治疗,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制定。
1、止血药物:
常用止血药物包括凝血酶、血凝酶等,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凝固达到止血效果。这类药物多用于急性出血期,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对于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需配合血管收缩药物。
2、抑酸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创造有利于止血的胃内环境。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适用于轻中度胃酸分泌过多者。抑酸治疗需持续4-8周,防止再出血并促进溃疡愈合。
3、胃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药物可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阻隔胃酸侵蚀。铝碳酸镁兼具中和胃酸和保护黏膜双重作用。这类药物宜在餐前服用,与抑酸药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胃出血恢复期需严格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饮食过渡顺序,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无渣食物,2周后逐步添加蒸蛋、嫩豆腐等低纤维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坚硬、过热食物及浓茶咖啡。日常注意少食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保持情绪稳定。出血停止后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