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板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椎间盘退变、慢性劳损、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创伤等因素有关。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缓解局部无菌性炎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适用于轻中度疼痛发作期,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2、肌松剂: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可改善椎旁肌肉痉挛。终板炎常伴随椎旁肌代偿性紧张,此类药物能打断疼痛-痉挛恶性循环,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神经营养剂: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修复。当炎症累及神经根时,营养支持可加速功能恢复,需连续用药4-8周观察疗效。
4、抗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者。终板炎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骨代谢调节能增强椎体终板承重能力,降低病理性骨折风险。
5、中药制剂:痹祺胶囊、藤黄健骨片辅助改善局部微循环。含活血化瘀成分的中成药可配合物理治疗,但需辨证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日常需保持低盐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1小时进行5分钟腰背肌拉伸。睡眠时选择硬板床,侧卧姿势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急性期疼痛加重或出现下肢放射痛时需及时影像学检查排除椎间盘突出。